About Me

My photo
多情总为无情伤

December 8, 2008

存照:南周1998新年獻詞

本文刊載於1999年1月1日的《南方周末》第9版

1998新年獻辭:讓無力者有力 讓悲觀者前行

迎著新年初升的太陽,讓我們輕輕地作個道別,說一聲:“再見,一九九八。”

回望逝去的365個日夜,我們所有的努力,都是為了證明“我是一個記者”。

透過記者的眼睛,我們現場目擊了朔州假酒荼毒生靈的慘禍;
透過記者的眼睛,我們奮力傳遞了昆明“鏟除惡霸”的呼喊;
透過記者的眼睛,我們仔細觀察了中國電信反壟斷的艱難進程;
透過記者的眼睛,我們忠實記錄了億萬軍民戰勝世紀洪水的巨大勇氣和抗爭精神……

有人說,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;
也有人說,履行一項職責時總會感到是在還債,因為它決不會令我們自己非常滿意。

記者所履行的職責,何嘗不是對公眾的一種“還債”——
他要告訴人們世界上發生的新聞,
他還要告訴人們新聞背後的真相。

對於這樣一項職責,我們當然時時力有不逮,但我們願意為此而竭盡全力。
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綠葉顯示,新聞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實擔保。

面對世俗的力量,盡管生命有時也會顯得脆弱,盡管我們也不都總是那么堅強,但是,我們決不苟且於虛偽和庸俗,決不。因為我們深深懂得,尊嚴是人類靈魂中不可糟踏的東西。

讀者也許還記得伐木工人的最後一個勞模吧。為了尋找他,以便尋找長江上遊水土流失的真相,我們的記者排除了“報喜不報憂”的地方幹擾,翻山越嶺,穿過一個又一個伐木點,終於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,這位老伐木工發自內心的懺悔,為“尋找長江的傷口”留下了最真實的言說和最切膚的痛。

我們的許多報道,就是不斷發現和不斷尋找的結果。

記者的眼睛不僅僅為發現事實尋找真相而睜開,記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動,而輕輕閉上。

在東北災區,滔滔洪水已退,漫漫嚴冬將臨,迎著刺骨的寒風,一位大嫂對我們的記者悠悠地說了一句:“我們需要什么?太多了,國家哪幫得過來,今年災情這么普遍,自己苦點都沒啥……”言者毫不經意的話語,卻令聞者心頭一熱,久久為之發燙。

面對如此重災巨創,柔弱之軀內蘊藏的寬厚與善良,誰說不是一種堅強?

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堅強,喚起我們一種不可摧毀的希望。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幾塊脆弱的木板,在狂風暴雨的急流中顛簸過的人,才能體會到一個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貴。

告別一九九八,回訪我們報道過的新聞,作惡多端的孫小果終於被一審判處死刑,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陽終於在他鄉找到知音,而中國電信也終於開始降低消費者們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費……這就是世道人心。

是的,希望從來也不拋棄弱者。希望就是我們自己。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